《弟子规》原名〈训蒙文〉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。其内容采用《论语》学而篇第六条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的文义,以三字一句,两句一韵编纂而成,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;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、出外、待人接物、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,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。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,并改名为《弟子规》,堪称是启蒙养正,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,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。
总 叙
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
易解:弟子规这本书,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。首先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姊妹。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,要讲信用。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,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,向他学习,这些都是很重要,非做不可的事,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,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。
<入则孝>
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。入是在家,孝是善事父母,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。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,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。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,就是善事父母,就是做人的根本。正所谓:“百事孝为先。”
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
解读:父母呼唤,应及时回答,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,父母有事交代,要立刻动身去做,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。
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
解读: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,是为了我们好,应该恭敬的聆听。做错了事,父母责备教诫时,应当虚心接受,不可强词夺理,使父母亲生气、伤心。(君子闻过则喜,小人闻过则怒。)
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
解读: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,冬天要让他们温暖,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。(二十四孝的黄香(香九龄),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,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,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,实在值得我们学习。)早晨起床之后,应该先探望父母,并向父母请安问好。下午回家之后,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,向父母报平安,使老人家放心。
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
解读: 外出离家时,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,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,让父母安心。平时起居作息,要保持正常有规律,做事有常规,不要任意改变,以免父母忧虑担心。
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
解读:纵然是小事,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,而不向父母禀告。如果任性而为,容易出错,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,因此让父母担心,是不孝的行为。
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
解读:物品虽小,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。特别是公物,如果私藏,品德就有缺失,父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。
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
解读:父母所喜好的东西,应该尽力去准备,父母所厌恶的事物,要小心谨慎的去除(包含自己的坏习惯)。
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
解读: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,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,让父母亲忧虑。(《孝经》云: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)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,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,使父母亲蒙受耻辱。
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
解读: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,孝顺是很容易的事;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,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,我们一样孝顺,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,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,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,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最难能可贵。
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
解读: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,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,劝导时态度要诚恳,声音必须柔和,并且和颜悦色。
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
解读:如果父母不听规劝,要耐心等待,一有适当时机,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,再继续劝导;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,甚至生气,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,也要恳求父母改过,纵然遭遇到责打,也无怨无悔,以免陷父母于不义,使父母一错再错,铸成大错。
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
父母生病时,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,一旦病情严重时,更要昼夜服侍,不可以随便离开。
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
父母去世之后,守孝期间(古礼为三年),要常常追思、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。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,不能贪图享受,应该戒绝酒肉,以示诚敬。
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
办理父母亲的丧事,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,才是真孝顺。(《论语》: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)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,对待去世的父母,就如同他们在世时一样。(《论语》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)